时间: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法院文化 > 法官风采
【遵法•队伍建设】用镜头和笔触绘就司法“五线谱”——记政法领域“礼仪之星”马俊鹏
分享到:
作者:马俊鹏  发布时间:2023-11-10 15:32:18 打印 字号: | |

礼仪是遵化的符号,是遵化的代言。在遵化组织开展的百名“礼仪之星”评选活动中,我院干警韩国栋、王利学、马俊鹏被授予政法领域“礼仪之星”荣誉称号。

为充分发挥“礼仪之星”的示范引领作用,引导全院干警向身边典型学习、向榜样英模看齐,遵化法院微信公众号推出【知礼仪•学先进•建新功】先进人物系列报道,全院干警要学习榜样,矢志不渝守初心;对标榜样,忠诚为民担使命;崇尚榜样,砥砺奋进开新局,为礼仪法治、礼仪遵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。


马俊鹏,男,1999年12月出生,遵化法院政治部科员,2022年入职遵化法院,并在行政岗位上负责信息宣传工作。

从入职以来,该同志聚焦自身能力建设,始终投身一线,精心发掘法院干警为民服务的暖心瞬间,以镜头记录法治故事,用笔触书写法院人责任在肩的初心使命。所撰写的新闻稿件以及拍摄的摄影作品中,先后有数篇被中国法院网、河北法制报等媒体刊发。在召开的礼仪遵化建设推进大会上,马俊鹏同志荣获遵化市“礼仪之星”称号。

一、立足岗位,用文字讲述初心故事

该同志立足本职、笔耕不辍,用朴实的语言、走心的内容,推出了一系列有感染力的宣传作品。作为司法战线的“宣传员”,在收到投送的稿件时,他总会与投稿人沟通探讨,挖掘文稿细节,从中寻找宣传方向与亮点,经过重组与润色,力求让每篇新闻稿都变得更加出彩。对于撰写稿件这项工作,他则说“既是工作职责,也是一种修练,把它干好干漂亮,才能促进自己的写作水平的提升。”在同事的关心帮助下,他完成稿件采写及短视频拍摄200余篇,其中,编写的《发圈切勿出格》、《法官进“网格” 服务“零距离”》等文章被《河北法制报》、河北长安网等媒体采用编发。

   二、投身一线,用镜头记录司法阳光

为了更好的搜集素材,他加强与业务庭的沟通联系、主动加入到形式多样的线下普法宣传工作中去,以热情细心的态度将法律服务送到老百姓“家门口”。为了配合执行法官的前线工作,打好新闻宣传主动战,他主动申请参与现场执行,积累第一手素材,力求打造新闻精品。他撰写的《普法进大棚,播撒法治“安全种”》、《20小时,一场跨越1900公里的异地执行》等纪实报道,将“沾泥土”“带热气”的故事呈现到读者眼前;所拍摄的《葡萄架下的普法课堂》等摄影作品,从有血有肉的动人细节入手,将法院故事展现得更加可听、可视、可感。

  三、淬炼提升,用奋斗描绘青春底色

为将法院风采更好地展现出来,他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,除参加全省新闻宣传培训外,还主动适应图像化、信息化的传播趋势,参与摄制《我在遵化法院祝福祖国》国庆特辑视频,做到采、编、写于一体。为了把新媒体做出“新花样”,他和同事几经筹备,创新推出“音寄初心 书香有声|党的二十大精神微诵读”专栏,让最新理论以“接地气”的方式声入人心,受《唐山劳动日报》关注刊发。在唐山中院组织的“感悟二十大,奋进新征程”演讲比赛中,他用铿锵有力的话语,生动描绘出基层法官的为民情深,并最终荣获二等奖。

一支钢笔,记录法院人的匆匆足迹,一台相机,绘就司法为民的壮美画卷。星光不负赶路人,在无数个寻常的日子里,他以梦为马,带着对党纪国法的敬畏、对人民群众的热爱、对文明和谐的追求,在青春之歌中奔涌出一身浩荡正气。



 
责任编辑:李海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