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图片新闻
“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”创建(15)| 审判监督庭 汪艳君:贴群众之心 解百姓之忧
分享到:
作者:汪艳君  发布时间:2022-04-23 09:30:53 打印 字号: | |

为推进“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”活动走深走实,遵化法院干警围绕树牢司法为民理念、创新司法为民举措、提升服务群众本领等方面,找差距、话感想、献良策、定目标,共同努力将“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”描绘的“美好蓝图”变为“施工图”“实景图”,不断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。今日起,遵化法院微信公众号推出“‘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’创建——个人篇”专栏,敬请关注。

汪艳君--审判监督庭庭长、一级法官

为完善多元解纷体系、提升诉讼服务质量,我院积极开展“为群众办实事”活动。活动使审判人员及司法辅助人员明晰岗位职责,将“为群众办实事”融入到日常的工作细节中,推进诉讼服务的立体化和精细化、提升诉讼服务的质量和水平,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加真切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
作为审判监督庭负责人,也是一名民事员额法官,叠加的身份既赋予我更多的责任感,也对履职提出更高的要求。在“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”创建活动中,我将持续致力于审判质效的各因素、各环节,切实做到贴群众之心,解百姓之忧。

一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,提供高效诉讼服务。信息技术是提升审判质效的重要路径,可以让数据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,减少当事人诉累。拓展“线上服务”方式,提高网上开庭、网上送达应用率,实现诉讼事务“掌上参与”“家中进行”,减少当事人奔波时间,降低群众诉讼成本。通过“云诉讼”将立案、保全、审理和执行各环节有效衔接,形成整体联动,真正做到案结事了,从源头解决纠纷,提升群众满意度。

二、缩短审理周期,促成纠纷快解。将“精细、立体、温暖”的诉讼服传递给群众是审判质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,加快案件办理节奏,兼顾质量和效率。

三、调解化纠纷,说理赢口碑。多角度寻找矛盾解决的切入点、突破口,解决当事人最期待的地方,钝化矛盾。一是探究调解可能性。认真倾听、细心观察、有效提问,搭建沟通桥梁,找准症结,将案件办到群众心坎。二是提高文书质量。归纳争议焦点是有效论证的前提,应精准把握;逻辑是说理的进路,抽象出隐含要素,以清晰方式论述。追求讲透情理与法理。三是将释法明理贯穿案件办理的始终。案件办理中,聚焦法律释明,增加当事人清晰感、满意度。注重判后答疑,改善当事人法律认知偏差,取得良好社会效果。

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让群众感到温暖、满意是衡量“为群众办实事”的黄金标准,也是为群众办实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我会全力以赴提升质效提升,并动员全庭成员参与到与群众拉近距离、解决群众忧愁的实践中。


 
责任编辑:姜海龙